【致敬吾师】赵娟娟:在新能源材料赛道跑出加速度

时间:2024-01-12编辑:田夏  预审:周倩审核:李丹来源:宣传部 点击:

致敬吾师

  11篇SCI、8年高新技术企业工作经历、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不论是谈起自己的研究领域还是日常的教学、生活,物理与材料工程学院的教师赵娟娟都娓娓道来,不蔓不枝,平静而随和。

  似乎,在她的身上从容不迫是常态,坚持必胜是信念。

  但这位逻辑清晰、从容不迫的工学博士曾经也跟大部分学生一样,有过困顿焦虑和对未来的迷茫。

  幸好,兜兜转转,千帆过尽,在研究“锌—空气”电池的道路上,赵娟娟用初心、用热爱、用拼搏始终坚守在科研一线,只为稳扎稳打,蹄疾步稳,在新能源材料赛道跑出加速度。


20年:“守”的是初心不变

  “锌空气电池新突破,或将成就电动汽车未来。”一见面,赵娟娟便向记者介绍她的科研“宝贝”——“锌—空气”电池。

  据了解,“锌—空气”电池是一种体积小、电荷容量大、质量小、能在宽广的温度范围内正常工作、无腐蚀且工作安全可靠的环保电池。

赵娟娟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国际学术期刊《Nanoscale》上发表论文


  赵娟娟表示,“锌—空气”电池是一种高能量密度和低成本的电池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相比于目前广泛应用的锂离子电池,锌空气电池因具有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好等优势有望解决新能源电动汽车续航能力不足、安全性差的问题。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从应用化学到分析化学,从理学硕士到某高新技术企业产品经理,再到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从学生时代至今,20年来,身份虽然时常变化,但她科研的脚步却从未停止。

  读博后,赵娟娟一直在能源材料与器件研究领域深耕,致力于“锌—空气”电池研究方面的探索。

  就在不久前,她联合安徽大学吴明在教授课题组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国际学术期刊《Nanoscale》上发表了一篇关于缺陷工程协同叠层碳骨架结构工程提高双功能电催化活性的研究论文。

赵娟娟主持的项目获批了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2023年,赵娟娟在科研上持续发力、持续攻关,除了发表高水平论文,她主持的项目《基于孔MOFs原位构筑/调控缺陷提升锌空气电池循环寿命的研究》成功获批了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研究结成果,源于科研“十年如一日”,科研有特色,源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锌—空气”电池虽然研究有进展,但是问题和不足也同样很突出。

  赵娟娟表示:“锌空气电池作为一种液态电池,强碱电解质会容易泄露,还会有腐蚀的风险,自己正在尝试利用中性和固态的电解质解决这个问题。”

赵娟娟一直在能源材料与器件研究领域深耕,致力于“锌—空气”电池研究方面的探索


  时间是科研最好的伴侣。只有坚持不懈发现问题,坚持不懈解决问题,才能取得新突破,才能跑出加速度。

  在接受采访的过程中,为了让记者更好地理解电池的充放电效率,她用纸笔简单清楚地解释了其中的原理,并列举生活中具体的例子让复杂的程序变得更加具体可感。

  “目前我主要围绕着电池的正极这方面在做,但电池的负极也存在一些问题,下一步我将去研究。”赵娟娟认真地说。

  解决一个问题又去探寻新的奥秘,在“锌—空气”电池研究上,赵娟娟从未懈怠。


8年:“获”的是蜕变沉积

  与大多数刚刚入职的青年教师不同,刚刚博士毕业的她更具一份淡定与从容。

  这并不源于她与生俱来的个性和气质,而来自她在企工作8年的阅历沉淀。

  提起现在的科研道路,赵娟娟认为,在企业锻炼的8年经历给了自己很多启发,教会自己很多道理。

  硕士毕业后,她便进入皖仪科技公司担任产品专员,后来又转入三十八所某子公司担任产品经理。从2010到2018,经历了八年的时间跨度。

赵娟娟利用中午空余时间,在办公室查阅相关资料文献


  8年,足以改变很多东西。从一位初涉科研的学习者到一位有所成就的研究者;从一位初出茅庐的求职者到一位处变不惊的从业者。

  “因为我在企业工作过,所以我对公司的部门架构、生产流程这些都比较熟悉,这些工作经验也为我后期做科研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担任多年的产品经理,写过多份产品的可行性分析报告,赵娟娟对产品和项目的管理已十分了解,这使她在科研攻关的时候更有针对性、更具创造性。

  读研、就业、再读博深造,在理论和实践双向向前的路上,赵娟娟更加明确了自己的研究方向,选择了能源材料与器件研究。

  出于对科研的热爱,她向公司递交了辞呈,踏上了读博之路。

  读博初期,面对艰巨的研究工作和对未来的何去何从,赵娟娟也一度十分迷茫,她甚至质疑过自己是否能做好博士期间的科研。

  对于一只盲目的船来说,所有方向的风都是逆风。

  立目标,很关键。经过导师的及时引导,赵娟娟马上找到方向,明确目标,她结合加快建设能源强国,全力保障能源安全的国家战略,将未完全研究透彻的“锌—空气”电池作为自己的目标。

  目标定就是心定,目标明就是方向明。

  此后,赵娟娟心无旁骛,在“锌—空气”电池科研上甘坐冷板凳,坚持不懈专注一件事。

  8年的工作积累,让赵娟娟在科研上有了更多地思考和探索。

赵娟娟(左一)与同事参加2023能源与材料学术会议


  她先后在JMCA、Nanoscale等学术期刊共发表SCI学术论文11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的SCI论文有9篇。

  赵娟娟说:“一步一步,脚踏实地,你就会发现这些困难都迎刃而解了。”

  无论是科研还是生活遇到的困难,赵娟娟都是如此,明确目标后,只顾风雨兼程。


2年:“研”的是教学相长

  “教学是需要深耕的,学院里有很多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作为一名新老师,我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谈起教学,赵娟娟是低调谦虚的,她认为这并非一日之功,需要经年累月地坚持,自己的这点经验是远远不够的。

  对于怎么把课上好,赵娟娟有她自己的方式和原则。

赵娟娟以“全固态锌空气电池的制备和应用研究”为主题作学术报告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她觉得,必须要以学生为本,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帮助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平日里,她也常常这样严格要求自己。

  “我希望培养学生们发现问题的意识,增强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赵娟娟在课堂上,时常告诫学生们,大学与高中不同,需要具备自主性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

  她格外强调综合能力的培养,赵娟娟通过日常教学逐步帮助学生们在学习思维层面进行转变,如:她在课堂上强调学习一个新知识点时,要培养探索性思维,能够举一反三;她在专业课作业指导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对作业逻辑性问题进行详细批注。

  “除了这些,我在课堂上更多地教会学生学会如何与人相处,这一点至关重要。”赵娟娟格外强调。

  作为曾经的产品经理,赵娟娟一直认为,打交道、会交流是一门“大学问”。作为一名阅历丰富的学业导师,除了向学生们传授专业知识,在社会经验方面,赵娟娟也常常给予他们许多经验、方法。

  她最希望自己的学生在人际交往能力上有所提升,毕业后走入社会就会发挥更大作用,这种能力受益终身。

  “利用课余时间,我会特意给学生们开展一场如何与人相处的交流会,帮助他们增强交往能力,掌握沟通技巧。”不管学生们未来选择升学考研,还是选择就业,赵娟娟都希望他们的路能走得更加顺畅。(文:刘祎 周玉立 田夏 图:周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