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陈金武在Cell Research发表学术论文——人体内存在消灭“超级细菌”的天然蛋白

时间:2019-08-28编辑:黄文婷  预审:审核:来源:生命科学学院 点击:

本网讯 近日,生命科学学院陈金武副教授在中国科学院与英国自然出版集团合作出版的期刊Cell Research(IF 17.86)发表了题为Coagulation factors VII, IX and X are antibacterial proteins against drug-resistant Gram-negative Bacteria的论文(排名第一),通讯作者为四川大学宋旭教授。Springer Nature出版集团对该文进行了全球新闻发布。目前,新华社、新华网、央广网、凤凰网、新浪、网易等诸多国内主流媒体,以及数十家境外媒体已报道该发现。该研究表明凝血因子VII、IX、X除了在凝血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可能还可以对抗革兰氏阴性菌,其中包括绿脓杆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等耐药性极强的“超级细菌”。

此课题为陈金武于四川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项目,宋旭教授为其导师。该研究成果除发表高水平论文外,还授权国家发明专利两项,并申请多项国际发明专利。

病原菌耐药性的日益增强使它们成为全球最紧迫的健康威胁之一。与革兰氏阳性菌相比,革兰氏阴性菌由于外膜(主要成分为LPS(脂多糖,又称为内毒素))的存在而更难杀灭。2017年,世界卫生组织列出了12种对人类健康构成最大威胁的细菌,其中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肠杆菌这三种碳青霉烯类耐药革兰氏阴性菌被列为“危急”级别。如果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2050年起每年死于细菌感染的人数将会是1000万。

该课题组在前期研究中,意外发现了凝血因子VII轻链蛋白(lFVII)对大肠杆菌具有抑菌活性,这预示着FVII以及凝血因子家族其他成员可能不仅仅作用于凝血,而是多功能蛋白。在确定lFVII抑菌活性的基础上,课题组研究了lFVII杀灭细菌的分子靶点和作用机制。现有的抗生素主要通过控制细菌代谢,而抗菌肽主要通过细胞膜打孔的方式杀菌。研究结果显示lFVII的作用靶点与已知的抗生素和抗菌肽均不同,lFVII是通过水解革兰氏阴性菌外膜的主要成分LPS杀菌的。这是LPS水解酶的唯一报道。

凝血异常与诸如脓毒症、脑梗等多种疾病相关。因此,该研究成果提示凝血因子的凝血和杀菌双重功能可能与这些疾病的发病机制有关。此外,该项工作在临床上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有望研发出针对“超级细菌”感染的新型药物。(生命科学学院)

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22-019-0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