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强国”思政选修课第四场开讲

时间:2021-05-11编辑:王萌  预审:吕田力审核:夏芳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点击:

本网讯 5月10日下午,“教育强国”思政选修课第四场如期开讲,本校选修“教育强国”的学生和马克思主义学院部分老师聆听了本场讲座。本场讲座的主题是“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由马克思主义学院赵含韫、周继祥老师担任主讲嘉宾,刘英老师担任主持。

讲座伊始,主持人刘英老师向嘉宾周继祥老师提问“什么是基础教育”,周老师就基础教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说明。接着由周继祥老师介绍了本讲的主要内容,即新中国基础教育70年发展历程、现状和展望并播放了“中国为什么能从‘文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纪录片。嘉宾和同学们一致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实现了一个跨越式发展,实现了一个从没学上的“教育弱国”,到人人有学上的教育大国,再向上好学的教育强国迈进的过程。

第二部分是本课程的核心部分,嘉宾和同学们围绕这“教育公平”“教育质量”“学业压力”“教育投入”“校外辅导”“家庭教育”“学前教育”等关键词展开讨论。赵含韫、刘英老师从自己孩子的“择校”经历谈到了教育资源分配还不够均衡的问题,党和政府正在着力解决这个问题,包括推进“改薄工程”、“教育集团化”“教师支教”等措施来缩小地域基础教育的差距。周继祥老师主要从介绍新加坡基础教育的分流制度来说明如何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问题,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是要实现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截止2018年,我国高中毛入学率已经达到88.8%,可以说基础教育的规模扩张已经基本结束,下一步是要走内涵建设的道路。关于基础教育的质量建设,近年来党和国家颁布了几个相关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近几年的职业教育改革、高中育人方式的改革,更多的强调个性化的教育,符合因材施教、适性扬才的教育原则,拓宽人才的成长之路。讲座期间,主讲嘉宾和主持人充分利用智慧课堂,通过学习通发布问卷、主题讨论等,学生积极参与,广泛讨论,讲述他们的亲身经历,课堂气氛活跃。

最后,由周继祥老师从一个纲领性文件、一个基础教育的全国大会、三个专项的文件和两部专项法律草案来对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解读,党和国家把教育置于优先发展地位,将其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来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努力增强人民的教育获得感、幸福感。主持人、嘉宾和同学们都一致认为,一个公平并有质量的教育强国一定会实现。(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