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党代会】坚定不移跟党走 奋勇建功新征程

时间:2022-08-26编辑:周倩  预审:审核:赵波来源: 点击:

 ——第二次党代会以来学校群团与学生工作巡礼

本网讯 自学校第二次党代会以来,学校各级群团组织和学生工作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和群团工作的重要论述,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坚持高举旗帜、守正创新、深化改革、提质增效,不断提升服务学校党政大局、服务师生全面发展的能力,为学校建设特色鲜明的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作出积极贡献。

强化思想政治引领,举旗定向续写新荣光

完善顶层设计构建思政工作长效机制。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定期研究部署,并把其纳入二级党组织年度考核内容,统一研究、统一部署、统一检查、统一考核,层层落实责任,确保工作落实。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重价值引领方式方法,组织开展了“三大计划”(大学生愿景计划、爱心感恩教育行动计划、素质拓展计划)、“三优创建”(优良学风班级、优良学风宿舍、优良学风个人)、“行知学堂”、“大学生青春学习营”等活动,积极打造学校育人工作品牌,有力促进了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青春学习营

强化理论武装打造思政工作特色载体。积极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四进四信”“我与祖国共奋进”“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诚信感恩主题教育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月等思想引领类活动。依托“青马工程”“行知训练营”“入团积极分子培训班”“青年大学习”行动等载体,不断提高学校团学干部和学生骨干等青年群体的思想政治素质、政策理论水平、创新实践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学习人数及参学比持续排名省内本科高校前列,多次获全省“优秀组织奖”。组建“大学生青春学习营”,从学习、讲习和传习“三个阶段”“六个一”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获评安徽省首届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案例。

“五四”表彰大会

注重典型引领发挥身边榜样示范作用。每年“五四”青年节举办先进典型表彰大会,组织开展“感动合师”十大青年学生评选、“诚信自强之星”评选等典型选树活动,开设“出彩合师”“感动合师”“西部计划”“军旅献青春”“就业创业典型”等典型宣传专题,推出学生典型事迹宣传100余篇。6名同学获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6名同学获“评安徽省‘十佳’‘百优’大学生”,1人获评“安徽省大学生年度人物”,3人获评“安徽省优秀共青团员”,5人获评“安徽省优秀青年志愿者”。

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学风建设再上新台阶

聚焦学风建设完善学生成长支持体系。持续开展“三优”创建工作,创建申报率逐年提升,班级和宿舍申报率最高达100%,推选“优良学风班级”118个,“优良学风宿舍”421个,“优良学风先进个人”1237名。注重激励促学,发挥学生素质综合测评和评奖评优的激励导向作用,开展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社会捐赠奖助学金、三好学生等评选,表彰先进学生15028人次。

“三优创建”评比

推动常态管理学生“二早一晚”落细落实。注重学生习惯养成,持续开展新生上晚自习学风、课堂纪律检查,并将检查结果纳入优良学风创建和辅导员工作考核。学生“二早一晚”(早读、早操、晚自习)出勤率逐年增长。开展食堂用餐文明巡逻、校园安全巡逻等,开展诚信考试主题宣传、爱心送水、宿舍安全卫生知识宣传等主题教育活动年均10余次,学生文明素养得到提升。

职业生涯规划讲座

加强组织引导助力学生升学就业创业。持续深化就业创业教育,推动学生就业创业工作质量不断提升。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就业指导与创新创业教育》等就业创业课程模块作为必修课程列入培养方案,为毕业生开展就业创业指导咨询服务,举办各类讲座6场。学校毕业生就业率显著提升。毕业生年均毕业去向落实率超过92%(研究生就业率为100%),考研平均录取率12%左右。近年来,11人考取专招公务员、29人被招募为西部计划志愿者、46人考取选调生、133人考取特岗教师和“三支一扶”计划、61人应征入伍。

着眼学生所急所需,服务学生又出新举措

健全工作机制形成齐抓共管工作格局。加强辅导员职业发展制度建设,落实辅导员“双线晋升”,每年开展辅导员职称评审,畅通辅导员流动机制。目前共有副高级职称辅导员2人,中级职称辅导员26人。定期开展辅导员行政职务晋升工作,目前共有正科级辅导员12人,副科级辅导员18人。辅导员中有5人次获评全省高校优秀辅导员和辅导员年度人物,7人次在省技能大赛和论文评选中获奖,获批安徽省辅导与名师工作室3项,主持校级以上课题40余项。

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

关注学生健康提升学生身心健康水平。推进心理健康教育“教育、活动、咨询、干预”四位一体工作体系,健全“校院班舍”四级工作网络,完善“早发现、早报告、早预防、早控制”的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机制,持续开展“5·25大学生心理健康节”和“12·5心理健康月”活动,覆盖学生10000余人次,覆盖率达85%。实施新生心理健康“三级筛查”,开展个别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心理沙龙,完善心理危机快速反应机制,近年来学校未发生因学生心理问题导致的重大事件。

心理健康沙龙

立足精准资助完善多位一体工作体系。构建“奖、贷、助、勤、补、免、偿”七位一体的资助体系,做到“管理精细化、工作规范化、服务人性化、发放透明化、资助多样化,适应资助工作新常态”,资助贫困生24912人次,发放各类资助资金7221.81万元,每年提供学生勤工助学岗位400余个。用足用好省“双困”补助资金,先后为3374名毕业生申报求职创业补贴444.67万元,困难群体毕业生年均毕业去向落实率超过99%。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学生参保率每年均居合肥地区高校前列,办理异地住院报销407人次,为学生购买补充商业医疗保险。学校获安徽省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安徽省学生资助工作优秀单位案例典型。

开展文化体育活动,校园氛围注入新活力

繁荣校园文化开展师生喜爱的文体活动。充分发挥群团学工组织特点和优势,为师生搭建广阔平台,丰富群众性校园文化生活。每年举办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举办陶行知教育思想诗文诵读会、校园十佳歌手大赛、校园时装模特大赛、新生才艺秀、欢送毕业生文艺晚会、教职工趣味体育活动等师生喜爱的文化活动200余项。启动日常早操活动,举办学生广播体操大赛、校园荧光跑、趣味运动会、阳光体育季等活动,引导学生锻炼身体、增强体魄。为教职工提供心理健康“四进”活动、节日慰问、公交卡普惠充值、送温暖、互助医疗等普惠服务。

陶行知教育思想诗文诵读会

提升综合素质开办导向明确的技能竞赛。结合专业特色和组织性质,依托二级学院团委和学生组织、学生社团,开展植物标本大赛、微电影大赛、营销策划大赛、摄影比赛、PPT制作比赛、短视频征集、英文演讲比赛等技能导向类竞赛100余项。坚持举办学生社团活动月,记者节活动月等系列活动,参与学生2万余人次。

“徽风皖韵”进校园

提高艺术审美举办品味高雅的文艺演出。先后邀请安徽省徽京剧院、安徽省黄梅戏艺术团等进校演出,每年举办不少于一场的“徽风皖韵进校园”“徽韵戏曲进校园”活动,现场参与师生3000余人次。选派团队赴安徽省庆祝建党100周年文艺演出、安徽省高校师生庆祝建党100周年文艺展演等大型活动表演,收到省委宣传部感谢信嘉许。遴选优秀作品参加安徽省大学生艺术展演121项,获省级及以上奖励31项,学校获安徽省优秀组织奖。

聚焦创新创业创造,社会实践喜获新佳绩

投身社会实践提升“行知学堂”实践活动品牌效应。近年来,学校坚持“举行知旗、走应用路、创师范牌”的特色办学之路,积极打造“行知学堂”实践活动品牌,活动质量逐年提高,参与规模稳步扩大,社会影响不断提升,已经成为学校加强思政工作创新、深化志愿服务内涵、强化实践育人成效、打造行知文化特色的品牌活动。学校累计建设行知学堂3746个,直接参与“小先生”13901人次,指导教师1511人次,服务留守儿童和农民工子女近52000人。组织2万余名学生参加“三下乡”“返家乡”暑期社会实践,9名同学赴政府企业参加大学生“扬帆计划”。建立全国首个国际马拉松赛志愿者基地,连续五年整体承接合肥国际马拉松赛;助力国家“三减”政策,开展“课后乐益学堂”“爱在南站”等志愿服务项目,组织青年志愿者投身疫情防控、抗洪抢险,收到合肥团市委感谢信。学校获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项目奖等国家级表彰10余项,连续三年获评全国“三下乡”优秀单位。

“行知学堂”项目所获奖项

坚持以赛促创发挥竞赛服务就业创业能效。以校园科技创新赛事促创业带就业,举办“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职业规划设计大赛、“百所高校百万大学生科普创意大赛”“青苗杯”等创新创业竞赛活动,推荐优秀选手和项目参加国家级省级遴选,先后获省级及以上奖励2000人次。

毕业生“双选会”

积极“请进来”“走出去”链接就业创业社会资源。积极“请进来”,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招聘活动,先后举办线下大型双选会14场、专场招聘会761场、宣讲会21场,线上招聘会7场,提供就业岗位21万余个,人岗平均比达1:9,就业创业工作网累计发布就业信息3700余条;主动“走出去”,组织1400余名毕业生赴校外参加招聘会17场。新增签约挂牌就业创业实习基地30余个,遴选优秀创业项目入驻创业孵化基地,完成5个批次50余个项目创业孵化,成功孵化出16个创业实体公司。学校获授首批“省级创业学院”。

深入推进群团改革,组织建设展现新气象

制定实施方案推动群团组织深化改革。印发《1929cc威尼斯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和《1929cc威尼斯学生会改革实施方案》,围绕“强三性去四化”,全面推进共青团和学生会组织持续深化改革。全面深化工会改革,深入推进民主管理和群团协同化建设,着力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基层,热情服务教职工。坚持落实教职工(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制度,保障师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权益。

第二次党代会2020年年会和第七届三次教代会工代会

强化责任落实推动改革举措落地生效。强化团员先进性建设,规范团员发展工作,加强团员教育培养。严肃团内政治生活,严格执行“三会两制一课”制度,认真做好共青团推优入党工作,扎实开展团员先进性评价和专题组织生活会,推进班级团支部与班委会一体化运行。开展基层团组织书记年度述职评议考核,优化团内评优工作,配齐配强“专挂兼”相结合的团干部队伍,推动团干部培养优良工作作风。

特别主题团日

抓好向下延伸健全群团基层组织和队伍。按照“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群团学工组织”的要求,健全建活基层工青组织,将群团学工组织建设纳入党建工作目标,实现组织全覆盖、工作全覆盖。目前,全院共有专兼职团干部55名,15个二级学院团委,406个团支部,14602名共青团员。分工会18个,专兼职干部24名。学生社团54个,职工社团9个,会员人数近5000人次。(团委、工会 学生处、就业创业工作处、研究生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