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党代会以来学校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巡礼
本网讯 第二次党代会召开以来,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和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持立德树人,坚定“师范性、应用型”办学定位,坚持“举行知旗、创师范牌、走应用路”特色发展之路,立足合肥,扎根江淮,深化应用转型,打造办学特色,全力提升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水平,矢志不移服务支撑“三地一区”建设。
坚定办学定位,坚持特色发展,构建起笃行不怠的战略规划体系
强化顶层设计,科学谋划“十四五”规划、申硕三年行动计划、“三地一区”建设行动方案等,以一整套目标明确、措施可行的战略规划体系持续推动学校发展。凝聚发展共识,组织召开党代会、教代会以及本科、研究生教育和科研工作大会,引导广大师生统一思想认识,坚定发展信心和目标。持续总结提升,深入开展“三大评估”以及“十三五”规划中期调整、终期验收,确保各项重点任务序时完成。本科审核评估和教育硕士评估验收顺利通过,高水平大学中期检查结果获A等级,为实现“申硕更大”发展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通过
科研工作会议
聚焦产业需求,优化调整结构,构建起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深挖学科专业优势,主动对接“三地一区”和“双一流”建设,聚焦十大新兴产业,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持续强化内涵建设,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教师教育、文化产业、经济管理五大学科专业群为主的学科专业体系基本建成。擎起学科龙头地位,印发学科建设与管理办法、“十四五”学科建设实施方案,统筹实施学科“高峰”“高原”“筑基”三大计划,遴选各类校级学科17个,重点建设的教育、电子信息、生物与医药3个专业学位点建设成效显著,入选省新一轮申硕重点立项建设单位。专业建设成果显著,一流专业实现重大突破,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7个;专业认证取得重大进展,1个专业通过国家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3个专业完成国家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专家进校考查,35个专业完成省级专业评估;新增专业10个,撤销专业2个,专业结构和优势得到进一步优化提升。
国家级及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强化党建引领,落实立德树人,构建起协同一致的三全育人体系
坚持思想引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5个基层党组织入选国家级、省级党建标杆院系和样板支部;“青春学习营”获批安徽省首届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案例;获批全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和3个试点院系项目,学校“大思政”工作体系加快形成。深化教育改革,出台88项人才培养制度文件,入选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新增省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18个;师范专业整体进入一本招生,研究生招生规模大幅扩大,继续教育获批教育部“国培计划”示范性项目;新增省级教学成果奖34项,其中一等奖以上15项;学生累计获省级以上赛事奖项1500余项。抓实就业创业,新增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300项,毕业生年均毕业去向落实率保持在92%以上,创业率连续两年超过省地方应用型高水平本科院校建设要求,获首批省级创业学院,学校在省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暨创业大赛中4次获得金奖和优秀组织奖,2018年以来已连续三届蝉联金奖和优秀组织奖。
原省委副书记信长星来院调研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获国家级“互联网+”大赛银奖
厚植成长沃土,推动英才汇聚,构建起人才强校的第一资源体系
人才引育力度持续加大,出台人才引进和培育支持政策文件27个,新引进教师323人,其中博士、教授124人,选派教师参加在职进修104人;新增全国优秀教师1人、皖江学者1人,获省“特支计划”创新人才2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5人;新增省“115”产业创新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31个。教师能力提升持续推进,实施“136人才项目工程”,选拔培养校级骨干人才,给予科研资助。实施教学发展培训师与青年教师“一对一”跟踪指导个性化服务,推进青年教师导师制。推进教师“行知计划”,加强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双能型”教师占比达53%以上。人才成长环境持续优化,落实破“五唯”要求,树立正确的教育评价导向,职称评审中对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优先推荐。成立党委教师工作部,将师德师风纳入年度考核,健全师德师风长效机制。开展“师德标兵”“优秀教师”等评选表彰活动,树立“敦品励学”的良好风尚。
人才工作会议
激发创新活力,推进深度融合,构建起多方共赢的合作交流体系
以“松绑激励”为导向,深化科研改革。积极推进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出台科研管理文件13个,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人财物自主支配权,激发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和创造性,承担国家级项目26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62项;发表学术论文2200余篇,其中SCI/EI/ISTP收录460篇;出版著作、教材200余部;获授权国家专利463项;获省科学技术奖14项、省社会科学奖2项。
以“整合提质”为手段,打造高端平台。通过整合校内外资源,加大政策倾斜和经费支持,实施重点建设,新增安徽省药食同源天然资源开发与利用工程实验室、安徽省电子系统仿真设计重点实验室、光电探测科技与技术安徽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和安徽省运动健康信息监测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等4个省级科研平台。目前,威尼斯官网拥有省部级科研平台11个。
以“合作共赢”为目标,推进深度融合。进一步加强区域合作,开展政产学研服务,与合肥市等180多家政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建立政产学研全面合作关系,签订产学研项目190项,提供政策咨询和业务指导文件30余件;牵头成立合肥市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布安徽省中药炮制标准20项;与三祥技术咨询公司等20多家单位成立行业和产业联盟;与合肥兴泰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20多家企业联合共建企业研发中心,建设兴泰金融学院。
以“师范教育”为品牌,服务基础教育。突出师范教育办学特色,深度服务合肥乃至安徽基础教育,成立合肥基础教育研究院;以“委托+合作办学”方式,与包河区共建1929cc威尼斯附属西安路学校和附属实验中小学,选派近40名教师挂职中小学(幼儿园)副校长、副园长,获批教育部示范性项目1项。推进继续教育,获安徽省及地市县区“国培计划”21项,省级培训16项,校地县区合作11项,培训人数约1.1万人次,其中基础教育管理干部及中小学校园长达1118名。
以“一带一路”为契机,推动对外交流。与马来西亚城市大学开展文化交流和办学合作,成立“1929cc威尼斯•马来西亚城市大学‘一带一路’研究中心”和“马来西亚文化交流中心”;与泰国乌隆他尼皇家大学和先皇理工大学签署备忘录,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与爱尔兰阿斯隆理工学院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通过教育部评估。与台湾铭传大学共建刘铭传学院,连续举办4届“徽文化”研学营,获国台办、省台办对台交流重点项目。
与合肥市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协议
1929cc威尼斯附属西安路学校正式启用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首次通过教育部评估
深耕行知文化,改善办学条件,构建起师生满意的校园文化体系
文化建设成效突出。积极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校史馆、学陶馆全面建成。建立行知文化“六进”机制,推动教学、活动、环境“三渗透”。承接省陶行知研究会,联合主办长三角地区“行知伴我成长论坛”,举行纪念陶行知先生诞辰13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省陶行知研究会荣获“全省社科普及工作先进单位”称号。举办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等各类文化活动500余项;“行知学堂”品牌活动获第五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等国家级奖项8项,学校连续三年蝉联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
基础设施保障有力。获批国家产教融合应用型本科工程项目,并获1亿元资金支持。滨湖校区16万平方米的10栋建筑单位和4万平方米的运动场地一期工程全面建成。三孝口校区提升改造工程,入选合肥市第二批老旧小区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并顺利实施。推进智慧校园建设,网络基础平台和网络安全管理逐步夯实,锦绣校区教学区域实现无线网络覆盖,多媒体教室增加到240余间,新建智慧教室5间,全量数据中心平台初步建成,一批业务系统陆续上线,管理信息化水平稳步提升。威尼斯官网获评中国教育后勤协会教育后勤信息化建设先进单位。
和谐校园持续稳定。严格落实包保责任制,强化隐患排查化解,校园安全保持平稳态势。加强大学生事务中心和省级心理健康教育示范中心建设。建立师生申诉制度,关心离退休人员。加强节约型校园建设,入选第一批“安徽省绿色学校”。推进精神文明创建,学校荣获首届安徽省文明校园和第三届合肥市文明校园,成功备案全国文明校园先进学校。积极筹措资金,建立绩效津贴逐年增长机制,及时发放一次性奖励,调增、缴存住房公积金,落实教职工年度体检,教职工幸福感获得感明显提升。(发展规划处)
“双百计划”和志愿服务进一步扩大合师影响力
滨湖校区启用、二期工程开工